闹元宵独特民俗:孝感金神庙“抬故事”

2016-02-22     <<返回首页

  荆楚网讯 记者 吴坚 鲁腾 通讯员 彭顺林 黄跃林
  一张八仙桌托底,上面固定着一根扎有“独轮车”、“陈桥”、“酒壶”等道具的金属支架,再由一个6岁的孩童装扮成宋太祖赵匡胤。这一台,讲的是赵匡胤“推着独轮车逃难路经金神庙”、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”和“杯酒释兵权”的故事。正是:马上皇帝赵匡胤,千里打马送京娘;陈桥兵变袍加身,开创大宋数百年。
  “宋太祖赵匡胤”故事台
  每年元宵节前夕,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金神村(古称金神庙)民众就是将一台台这样的故事由4名青壮男子抬着,在锣鼓和鞭炮声中走街串巷闹元宵。在农历丙申年猴年正月十一(2016年2月18日)的金神庙“抬故事”活动中,共抬出了“赵匡胤”、“齐天大圣”、“千里走单骑”、“当阳救主”、“樊梨花”、“白蛇传”等13个故事。
  “抬故事”现场人山人海
  “齐天大圣孙悟空”故事台
  “樊梨花”故事台本
  扮演“故事”人物的孩童
  香案上用“三生”供奉
  宋太祖献计晒黄帝 金神庙感恩抬故事
  金神庙“抬故事”的风俗起源于当地先民“向天和神祈福”的美好愿望,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,已被列入孝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  据传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年间(公元954年-960年),金神庙遭受百日大旱,田地干裂,河塘枯竭。当地先民成群结队跪拜上苍,祈求降雨多日无果。恰逢落难途中的赵匡胤路经金神庙,他目睹当地民众悲苦,便想出了一条敬天奉神的计策。
  赵匡胤告诉大家,华夏先祖黄帝活了300年后御龙上天成了最大的神灵,后人有难只有求助黄帝。然后他就教大家用纸和竹扎一座黄帝的肖像,再让众人用桌子抬着黄帝的肖像在烈日下游行,并敲锣打鼓,烧香化纸,燃鞭祭拜。赵匡胤说黄帝也怕热,只要坚持抬黄帝在烈日下游行数日,他必然会叫龙王下雨。人们照此去做,谁知游行只一日,当晚便电闪雷鸣,下起倾盆大雨。金神庙芸芸众生得以躲过一劫。
  为感谢赵匡胤的恩德,金神庙先民便在他离开金神庙的当天抬出数台“故事”欢送他。由于时间匆促,来不及扎制人物肖像,人们就从各姓中挑选出几个7-8岁聪明伶俐的男童穿上新鲜华服,装扮成各路神仙,替代纸人站在桌子上。从此,这种“抬故事”的民俗活动就一直流传至今。
  孩童装扮“故事”
  “孙悟空”化妆
  当地的民众为给自家的孩子“讨彩头”,也会让化妆的师傅给孩子“一点红”
  小小主角
  赶庙会变元宵联欢 抬故事成独特民俗
  “起初,金神庙的‘抬故事’并没有固定的举行时间,只是在出现各种灾害的情况下才重新举行,也有时在赵匡胤到金神庙的那一天举行。”《孝感民俗文化丛书》主编胡望安告诉记者。
  后来,随着金神庙庙宇的兴盛和金神庙集市的发展,“抬故事”渐渐与庙会相融合,成为了庙会活动中最重大的联欢活动,并最终固定在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期间举行,形成独特的地方风俗。
  每年冬季到来时,金神庙的民间艺人就会在头人的带领下,悄悄地精心选择将要抬出的故事,并根据故事的内容设计情节、场景等。“因为故事是不允许被提前泄露的,”金神村文化遗产保护理事会执行副理事长黄协如告诉记者,“抬故事”的头天晚上10点钟左右,所有故事扎制艺人都要自觉在家焚香沐浴、磕头行礼,然后进入扎制故事的密屋开始扎制故事。而故事的一切秘密都在一根铁棍制成的铁轴上,铁轴的直、曲、弯、盘等都必须由铁匠根据故事的设计和制作人的画样要求来打制,然后制作人再在铁轴上剪纸、扎花、缠轴,制作道具,装扮男童。等一台故事制作完成,天也就放亮了。
  等到“抬故事”当天,从方圆数十里如潮水般涌到金神庙参见“故事”的民众,则可根据桌上人物造型及装扮,来判定或猜测其中的故事内容。“早年有个故事台上的小孩看上去就像是站在一粒瓜子上面,”金神庙“抬故事”代表性传承人肖应征说当时大家都觉得很神奇。其实,这就是现代魔术中的“悬空漂浮”表演,起支撑作用的就是那根神秘的铁轴。
上一页下一页

Warning: fopen(/resources/xianzhan/e/wap/template/5/showcache/18_190992_1.txt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xianzhaiwang.cn/xianzhan/e/wap/template/5/content.temp.php on line 573

Warning: file_put_contents(/resources/xianzhan/e/wap/template/5/showcache/18_190992_1.txt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xianzhaiwang.cn/xianzhan/e/wap/template/5/content.temp.php on line 575